在能源勘探和地質鉆探領域,泥漿的使用至關重要。它不僅能穩定井壁、冷卻沖洗鉆頭,還能平衡地層壓力、攜帶和懸浮鉆屑。然而,傳統泥漿處理方式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。泥漿不落地系統應運而生,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方案。
泥漿不落地系統的核心原理,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處理步驟,將廢棄泥漿轉化為可回收利用的資源或無害物質。一般而言,先經過稀釋 - 絮凝 - 分離這三個關鍵步驟,將廢棄泥漿分解為巖石、泥餅和水。巖屑經過水洗、絮凝分離以及化學反應處理后,可作為鋪路材料重新回收利用;泥漿里的有害物質成分和氯離子被析入水中,再通過真空吸附或擠壓方式脫水制成泥餅;而水中大量的有機無機雜質,則通過預處理 - 反滲透膜處理,使其達到排放標準。
該系統主要由多種設備協同工作。循環系統包含循環槽、過渡罐、渡泵等,負責收集和輸送鉆井液;凈化系統集成了干燥振動篩、泥漿清潔器、離心機、壓濾機等,實現固液分離和脫液干燥;控制系統引入先進的 PID 控制和物聯網技術,達成設備的自反饋控制與遠程可視化控制;循環管匯則連接不同泥漿倉,保障泥漿的循環利用。
泥漿不落地系統帶來的效益十分顯著。從環保角度看,它從源頭上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。以往,傳統的挖設循環池處理泥漿方式,會導致大量土地被占用,且泥漿中的重金屬及化學物質容易滲入土壤和水源,對生態環境造成長期且難以修復的破壞。而泥漿不落地系統將廢棄泥漿中的有害物質進行有效分離和處理,避免了對土壤和水資源的污染,極大地呵護了生態環境。從經濟層面考量,取消循環池的挖設,降低了土地使用成本以及相關的費用支出。同時,處理后可回收利用的巖屑、泥餅等,還能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。例如,分離出來的巖屑可達標排放,充當鋪路材料,脫出水也能循環使用,真正做到了廢物利用、節能減排。
在實際應用中,眾多企業和項目已從泥漿不落地系統中受益。以環慶采油廠為例,其在寧慶區塊大力推廣該系統,實現了區域內的全覆蓋。通過該系統,固體泥漿被制成泥餅用于燒制環保磚,廢液經處理后循環回鉆井使用,形成了從前端到末端全產業鏈的閉環運行模式。
泥漿不落地系統是推動綠色鉆探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。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應用,它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,為環保事業和資源高效利用貢獻更大力量 。